【《爱心企鹅》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一、活动背景:
《爱心企鹅》是一部充满温情与想象力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一只善良而勇敢的企鹅形象,传递了关爱、勇气与友情的重要性。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能力,特设计本次“《爱心企鹅》班级读书会”活动。
二、活动目标:
1. 激发学生对绘本阅读的兴趣,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情感与行为,培养同理心。
3. 通过讨论与分享,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爱心与责任的意义。
三、活动准备:
1. 教师准备:熟悉绘本内容,制作相关课件或图片;设计互动环节及问题引导。
2. 学生准备:提前阅读《爱心企鹅》绘本,记录自己的感受与疑问。
3. 环境布置:营造温馨、轻松的读书氛围,可适当布置与企鹅相关的装饰。
四、活动流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入主题:“你有没有遇到过帮助别人的人?你觉得帮助别人有什么意义?”引出《爱心企鹅》的故事。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爱心企鹅》的主要情节,适时停顿,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3.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 企鹅为什么愿意帮助其他动物?
- 如果你是企鹅,你会怎么做?
- 故事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4. 全班分享(10分钟)
各组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鼓励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5. 情感升华(5分钟)
教师总结故事中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爱心企鹅”,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份关心与善意。
6. 延伸活动(5分钟)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中尝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举,并记录下来,下次读书会进行分享。
五、活动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与表达能力。
2. 收集学生写下的阅读感悟或小日记,了解他们的理解深度。
3.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
六、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爱心企鹅》这一温暖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爱与责任的力量。今后可结合更多类似的绘本,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综合素养。
七、附录:
- 《爱心企鹅》绘本简介
- 阅读任务单(可打印)
- 相关延伸阅读推荐
通过本次读书会,希望孩子们不仅能爱上阅读,更能学会用心去感受世界,用行动去传递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