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威远炮台观后感】站在虎门威远炮台的高处,迎着海风,耳边仿佛还能听到那历史深处的炮声。曾经的硝烟早已散去,但那些斑驳的城墙、锈迹斑斑的大炮,却依旧在诉说着一段沉痛而壮烈的历史。
虎门,位于珠江入海口,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威远炮台,则是清朝时期抵御外敌的重要军事要塞之一。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这里成为了中英第一次正面交锋的战场。面对装备精良的英国舰队,清军虽奋力抵抗,但终究因武器落后、指挥混乱而败北。这场战役不仅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揭开了中华民族屈辱岁月的序幕。
走进炮台遗址,我感受到一种深深的震撼。那些被战火摧残的石墙、被弹片击穿的炮位,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一个个英勇将士的故事。他们用血肉之躯捍卫国土,却未能改变国家的命运。这种无力感与悲壮感交织在一起,让人久久难以平静。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许多游客驻足拍照,有的孩子还在炮台前嬉戏打闹。这让我有些感慨: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轻松,似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今天所享受的和平与繁荣,正是建立在无数先烈的牺牲之上。然而,有些人却已淡忘了这段历史,甚至对那段屈辱的记忆漠不关心。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从中汲取力量。威远炮台不仅是过去的遗迹,更是提醒我们勿忘国耻、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制度的完善和人民的团结。
这次参观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的含义。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历史不是尘封的过去,而是活生生的教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史为鉴,努力奋斗,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离开时,夕阳洒在炮台上,金色的光辉映照着这片曾经饱经战火的土地。我回头望了一眼,心中默默许下誓言:不忘历史,不负当下,不负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