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信息安全已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重点。为切实加强单位内部的保密管理工作,提升保密意识和防范能力,确保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内部敏感信息的安全,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2018年度保密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为核心,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技术防护水平,全面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保密管理体系。
二、工作目标
1. 实现全年无泄密事件发生;
2. 提高全体员工的保密意识和责任意识;
3. 完善保密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
4. 强化涉密人员管理,落实保密责任;
5. 提升保密技术防护能力,保障信息安全。
三、主要任务
1. 健全保密组织体系
成立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设立保密办公室,配备专(兼)职保密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分工,确保保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
2. 完善保密制度建设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修订和完善《保密工作管理办法》《涉密文件管理制度》《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规定》等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 加强保密宣传教育
通过专题培训、案例分析、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定期开展保密教育活动,重点加强对新入职员工、关键岗位人员的保密知识培训,增强全员保密意识和责任意识。
4. 强化涉密人员管理
对涉密岗位人员进行严格审查和登记备案,签订保密承诺书,定期开展保密教育培训和考核,确保涉密人员具备相应的保密能力和素质。
5. 加强信息技术保密管理
规范办公自动化系统、网络平台、电子文档等信息系统的使用,严格落实数据备份、权限控制、访问审计等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和技术窃密。
6. 开展保密检查与整改
每季度开展一次保密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年组织一次保密专项检查,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进行排查,确保各项保密措施落实到位。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保密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确保保密工作有序推进。
2. 加大投入,提升能力。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安排保密经费,加强技术装备和人员培训,提高整体防护水平。
3. 建立长效机制,推动保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五、总结与评估
年底将对全年保密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推广经验,进一步优化保密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保密管理水平,为单位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信息安全保障。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确保2018年度保密工作取得实效,为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工作环境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