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范本)】为保障幼儿身体健康,确保幼儿园生活饮用水的安全与卫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卫生标准,结合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幼儿园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内所有涉及饮用水的场所、设备及人员,旨在规范用水管理流程,预防水污染事件发生,提升整体卫生管理水平。
一、总则
1. 幼儿园应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工作,建立专门的饮用水卫生管理小组,明确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到人。
2. 所有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确保水质清澈、无异味、无有害物质。
3. 幼儿园应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消毒,防止因设备老化或管理不善导致水质污染。
二、水源管理
1. 幼儿园使用的水源应为市政自来水或经检测合格的井水、山泉水等,不得使用未经处理的自然水或不明来源的水源。
2. 水源入口处应设置过滤装置,确保进入幼儿园的水经过初步净化处理。
3. 对于使用自备水源的幼儿园,应定期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水质检测,并保存检测报告备查。
三、供水设施管理
1. 幼儿园内的饮水机、水龙头、储水罐等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2. 饮水设备应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每日检查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
3. 禁止在饮水设备周围堆放杂物或进行其他可能影响水质的活动。
四、饮用水供应与使用
1. 幼儿园应保证全天候提供干净、温度适宜的饮用水,满足幼儿饮水需求。
2. 提供给幼儿的饮用水应使用专用容器,避免交叉污染,严禁使用一次性塑料杯或其他不洁容器。
3. 教师应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避免饮用过冷或过热的水。
五、卫生监督与培训
1. 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员工开展饮用水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建立饮用水卫生检查记录制度,每次检查后应详细记录检查时间、内容、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3. 幼儿园应积极配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饮用水管理工作透明、规范。
六、应急处理
1. 如发现水质异常或疑似污染,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水源,并迅速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检测和处理。
2. 对于突发性水质问题,应及时向家长通报情况,并采取临时供水措施,保障幼儿正常饮水。
3.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处置。
七、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幼儿园卫生管理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
2. 各幼儿园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本制度制定实施细则,确保制度落地执行。
通过严格执行本制度,幼儿园能够有效保障幼儿饮用水的安全与卫生,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