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公开课教案: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一、活动名称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二、适用年龄
幼儿园大班(5-6岁)
三、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感受歌曲中表达的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学习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与表现力,激发他们对老师的情感表达。
4. 通过歌词内容引导幼儿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增强感恩意识。
四、活动准备
1. 音乐播放设备(音响、电脑或平板)
2. 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音频
3.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老师工作的场景)
4. 手势图谱或简单的歌词卡片
5. 轻柔的背景音乐(可选)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亲切的语言引入主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每天早上我们来到幼儿园,老师都会早早地在教室里等着我们。她们不仅教我们唱歌、画画,还关心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歌,名字叫《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这首歌是送给老师的。”
接着播放歌曲片段,引导幼儿安静聆听,并提问:“你听到了什么?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鼓励幼儿自由表达感受。
2. 欣赏与感受(8分钟)
完整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配合图片或视频展示老师工作的画面,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教师可以边播放边轻声哼唱,引导幼儿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情感表达。
3. 学唱歌曲(15分钟)
- 教师分句教唱,用动作或手势辅助幼儿记忆歌词。
- 采用“跟唱—模仿—齐唱”的方式,逐步引导幼儿掌握歌曲旋律。
- 教师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鼓励幼儿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
4. 表现与互动(10分钟)
- 分组进行表演练习,鼓励幼儿用动作或表情来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 可设计简单的肢体动作,如“轻轻走”、“抬头看”等,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 组织幼儿轮流演唱,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5. 情感升华(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你觉得老师平时都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鼓励幼儿用语言或绘画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爱与感谢,如画一幅“我心中的老师”或写一句感谢的话。
六、延伸活动建议
1. 在班级设置“感恩角”,张贴幼儿制作的感谢卡或图画。
2. 开展“我为老师做件事”活动,如帮老师整理教具、送一杯水等。
3. 结合节日(如教师节)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深化情感教育。
七、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通过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引导幼儿感受老师的关爱与付出,培养了他们的音乐兴趣与表达能力。活动中注重情感引导与互动参与,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八、注意事项
- 注意控制音量,避免影响幼儿听力。
- 关注个别幼儿的情绪变化,给予积极鼓励。
- 活动时间安排合理,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有效落实。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注重因材施教与个性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