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草原森林防火隔离带补助费管理规定】为加强边境地区草原与森林资源的保护,提升森林火灾防控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结合边境草原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边境草原森林防火隔离带补助费管理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边境地区范围内实施的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维护及相关补助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其目的是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管理,提高防火隔离带的防护效能,有效遏制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一、补助对象与范围
本规定所指的补助对象主要包括边境地区从事森林防火工作的基层单位、护林员、村民委员会以及依法设立的防火组织。补助资金主要用于防火隔离带的开挖、清理、绿化、维护等项目,以及必要的设备购置和人员培训支出。
二、资金来源与分配
边境草原森林防火隔离带补助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具体比例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资金分配应遵循“统筹安排、突出重点、专款专用”的原则,优先支持火灾高发区域和重点防护区。
三、申报与审批流程
各申请单位需按照规定的程序,向所在地林业主管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并附相关材料,包括项目实施方案、预算明细、施工计划等。经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初审后,报上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纳入年度补助计划。
四、资金使用与监督
补助资金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不得挪作他用。各级财政和林业部门应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绩效评估与信息公开
建立防火隔离带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估机制,定期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下一年度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同时,应加强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六、附则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会同财政部负责解释。各地可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通过严格执行本规定,将进一步推动边境草原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为构建绿色生态屏障、维护边疆稳定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