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查房】在产科临床工作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和血清胆汁酸水平升高。该病症虽不直接危及孕妇生命,但对胎儿存在较大风险,如早产、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等。因此,针对ICP患者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本次护理查房围绕一名确诊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产妇展开,旨在通过系统评估与护理干预,提升患者舒适度、保障母婴安全,并为后续治疗提供支持。
首先,在护理评估方面,我们重点关注了患者的症状变化。患者主诉夜间瘙痒明显,尤其以腹部和四肢为主,伴有轻度黄疸。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升高,ALT和AST也略有上升,提示肝脏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同时,胎心监护显示胎动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其次,在护理措施方面,我们采取了多方面的干预手段。首先是症状管理,给予患者抗组胺药物缓解瘙痒,同时指导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其次是心理护理,由于瘙痒症状严重,患者情绪较为焦虑,护士通过耐心沟通,帮助其了解疾病性质,减轻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信心。
在饮食护理方面,建议患者摄入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食物加重肝脏负担。同时鼓励多饮水,促进胆汁排泄。此外,密切监测胎儿情况,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B超检查,确保胎儿发育正常。
在健康教育方面,我们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了ICP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可能的风险以及应对措施。同时提醒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作息,有助于病情稳定。
最后,在护理查房中,我们还就如何进一步优化护理流程进行了讨论。例如,是否可以增加每日瘙痒评分记录,以便更准确地评估病情变化;是否可以在病房内设置专门的瘙痒护理宣教资料,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等。
总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虽然不是致命性疾病,但其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此类疾病的护理研究,提升整体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