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教学
认识几分之一(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2. 能够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如1/2、1/4等,并能用图形表示这些分数。
3. 激发学生对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 难点: 理解“平均分”是分数产生的前提,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四、教学准备:
- 教具: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剪刀、彩笔
- 学具:每人一张白纸、彩笔、直尺
- 多媒体课件:展示分数相关图片与动画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苹果,提问:“如果老师要把这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每人分到一半。”
接着问:“我们怎么表示‘一半’呢?”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
2. 探索新知(15分钟)
(1)动手操作:
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尝试将它对折一次,然后展开,观察折痕是否将圆分成两部分。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学习分数的读写:
教师板书:1/2,讲解读法为“二分之一”,并说明“1”表示其中的一份,“2”表示平均分成的总份数。
接着出示1/4、1/3等分数,让学生尝试读写,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3)小组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不同形状的纸片(如长方形、正方形)进行对折,尝试表示不同的分数,如1/2、1/4、1/8等,并在组内交流各自的发现。
3. 巩固练习(10分钟)
(1)完成课本第90页的“做一做”题目,判断哪些图形是平均分的,哪些不是。
(2)教师出示几个图形,让学生写出对应的分数,并用彩笔涂色表示出来。
(3)小游戏:“找朋友”:将分数卡片与对应图形卡片配对,看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4.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
- 分数是怎么来的?
- 如何表示几分之一?
- 什么情况下才能用分数表示?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补充,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基础。
5. 布置作业(5分钟)
(1)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正方形,把它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1份,并写出对应的分数。
(2)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分数,写下来和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
```
认识几分之一
1/2 读作:二分之一
1/4 读作:四分之一
1/3 读作:三分之一
……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动手操作和生活情境引入分数概念,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平均分”和“几分之一”的含义。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个别学生在读写分数时仍存在困难,今后需加强练习与个别辅导。
备注: 本教案根据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内容编写,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与探究,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