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middot及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蝶恋花·出塞》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一首著名作品,以其深沉的情感与苍凉的意境著称。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边塞风光的壮阔,也表达了作者对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原文:
>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过处悲鸣起。
> 草色新翻燕尾雨,柳丝轻拂堤沙路。
> 一纸书来何处寄?天涯望断归鸿处。
翻译:
古今的江山没有固定的归属,战鼓和号角声中,牧马频繁地来来往往。
眼前尽是荒凉的景象,有谁能与我一同倾诉?西风掠过时,仿佛传来阵阵悲鸣。
春草刚刚翻新,像燕子的尾巴般柔软;柳条轻轻拂过堤岸的沙路。
一封书信从哪里寄出?我望着天边,望断了归来的鸿雁。
赏析:
这首《蝶恋花·出塞》以边塞为背景,描绘了辽阔而苍凉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首句“今古河山无定据”,点明了历史的变迁与疆域的无常,为全词奠定了苍凉的基调。接着,“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描绘了边塞的战事频繁,也暗示了战争带来的动荡与不安。
“满目荒凉谁可语?”一句,将词人内心的孤独感表达得淋漓尽致。面对这片荒凉的土地,无人可以倾诉心事,只能任由西风带来一声声悲鸣,令人不胜唏嘘。
下阕则转写自然景色,如“草色新翻燕尾雨,柳丝轻拂堤沙路”,画面清新柔美,与上阕的苍凉形成鲜明对比。然而,这种美景并未冲淡词人的愁绪,反而更衬托出他心中那份无法排遣的思念。
结尾“一纸书来何处寄?天涯望断归鸿处”,道出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以及对归途的渴望。那封迟迟未寄出的书信,象征着无法传递的思念;而“望断归鸿”则表现出一种深切的期盼与无奈。
总结:
《蝶恋花·出塞》不仅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词作,更是一首抒发离愁别绪、家国情怀的佳作。纳兰性德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使整首词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情感深度,堪称清代词坛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