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原文及注释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原文及注释,蹲一个有缘人,求别让我等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8 18:33:28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原文及注释】《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了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其中,《四气调神大论》是《素问》中的一篇重要篇章,主要讲述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顺应自然规律来调养精神和身体。

一、原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达。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夏为寒变,奉长者少。秋为痃疟,奉收者少。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二、注释

春三月:发陈

“发陈”意指万物复苏,天地间生机勃勃。此时人体也应顺应自然,早睡早起,放松身心,保持情绪愉悦,避免过度劳累或压抑情志。春季宜养肝,忌杀伐之气,强调“生而不杀”,即鼓励生命的发展。

夏三月:蕃秀

夏季万物繁茂,阳气旺盛。此时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暴怒,适当运动以促进气血流通。夏季重在“养长”,即滋养生长之力,不宜过度消耗体能。

秋三月:容平

秋季气候渐凉,万物成熟,但也有肃杀之气。此时应收敛心神,避免过度兴奋,注重调养肺气,防止燥邪入侵。秋季属金,主肃降,故需顺应“养收”之道。

冬三月:闭藏

冬季寒冷,万物蛰伏,人体也应减少活动,早睡晚起,保护阳气。此时应避免过度出汗或受寒,以防阳气耗损。冬季重在“养藏”,即积蓄能量,为来年春天的生机做准备。

三、总结

《四气调神大论》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顺应四时”的养生理念。通过调整作息、情绪、饮食和运动方式,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古代,对现代人保持身心健康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语:

古人云:“天人合一”,《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大论”正是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理解并实践其中的养生之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四季变化,保持身心平衡,延年益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