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童谣传唱活动实施方案】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我校决定开展“小学童谣传唱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童谣的魅力,提升综合素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活动主题
“童声飞扬,童谣传情”
二、活动时间
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三、活动对象
全校一至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目标
1. 通过童谣传唱,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现力。
4. 营造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活动内容与形式
1. 童谣学习与传唱:各班组织学生学习经典童谣,如《小星星》《两只老虎》《小燕子》等,鼓励学生在课间、晨读、班会等时间进行传唱。
2. 童谣创编比赛: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童谣作品,由教师指导后进行展示。
3. 班级童谣合唱表演:每个班级组织一次以童谣为主题的合唱表演,形式不限,可加入舞蹈、朗诵等元素。
4. 校园童谣节:学校将举办一次大型的“童谣节”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展示各班成果,并评选出“最佳童谣班级”“最具创意童谣”等奖项。
六、实施步骤
1. 宣传发动阶段(4月1日—4月10日)
- 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 各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介绍活动意义和要求。
2. 组织实施阶段(4月11日—6月10日)
- 各班根据安排开展童谣学习与排练工作。
- 教师定期指导学生进行朗诵、演唱练习。
3. 展示评比阶段(6月11日—6月25日)
- 各班进行班级内展示,选拔优秀节目参加校级展演。
- 学校组织评委对各班节目进行评分,评选出各类奖项。
4. 总结表彰阶段(6月26日—6月30日)
- 对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颁发奖状及奖品。
- 总结活动经验,形成书面材料存档。
七、保障措施
1. 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德育处、语文组、音乐组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各班班主任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3. 活动过程中注重安全,防止意外发生,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八、预期效果
通过本次“小学童谣传唱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和艺术修养,还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坚实基础。
九、附件
1. 童谣推荐目录
2. 班级活动计划表
3. 展示评分标准
结语
童谣是孩子们心灵的歌谣,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让我们一起用童声传递情感,用童谣点亮童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歌声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