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2015年高考作文真题+解读+范文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2015年高考作文真题+解读+范文,有没有人理理我呀?急死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7 19:11:39

2015年高考作文真题+解读+范文】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教育导向,也体现了命题者的思路与对学生的期望。2015年的高考作文题,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地自主命题的试卷,都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人文关怀。

一、2015年高考作文真题回顾

全国卷I(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等)

题目:

“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时打电话”这一事件引发社会热议。请根据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表达观点。

关键词: 家庭伦理、规则意识、社会责任、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全国卷II(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宁夏等)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讲的是一个年轻人在沙漠中迷路,靠喝自己尿维持生命,最终被救。他后来回忆说:“我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我始终相信前方有绿洲。”

关键词: 希望、坚持、信念、逆境中的心理建设。

北京卷

题目:

“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关键词: 文化认同、城市记忆、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上海卷

题目:

“人心是看不见的,但可以感受到。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关键词: 内心世界、情感体验、精神层面的交流。

二、作文题目的解读与分析

2015年的高考作文题整体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贴近现实生活,强调思辨能力

如全国卷I的“女儿举报父亲”的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关系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考察学生的价值观判断力和逻辑表达能力。

2. 注重心理成长与精神力量

全国卷II的题目通过一个荒漠求生的故事,探讨人在困境中如何依靠信念坚持下去,鼓励学生关注内心世界的塑造。

3. 文化与情感并重

北京卷的“北京的符号”既是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也是对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考验;上海卷则更偏向哲学性思考,强调内心的感知与表达。

三、优秀范文示例

题目: “北京的符号”

作者: 某考生

北京,是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都市。在这里,每一座古建筑、每一条胡同、每一种传统小吃,都是这座城市独特的“符号”。

走在南锣鼓巷,青砖灰瓦的老房子依然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貌,而街边的小店却充满了时尚的气息。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爷爷常常带我去逛庙会,那里的糖葫芦、兔儿爷、京剧脸谱,都是我心中最深的记忆。如今,这些传统文化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被边缘化,但它们依然是北京的灵魂所在。

不仅如此,北京还有一种无形的“符号”——那就是它的包容与开放。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这里汇聚,共同构建出一个多元的文化空间。无论是胡同里的老北京,还是CBD里的白领,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北京”的意义。

北京的符号,不只是看得见的建筑和风俗,更是那份对传统的坚守与对未来的期待。它提醒我们,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里,不要忘记那些曾经照亮我们的光芒。

四、写作建议

1. 紧扣题意,明确中心

不论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都要围绕题目展开,避免跑题。

2.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开头点题,中间展开论述或叙述,结尾升华主题。

3. 语言生动,情感真挚

避免空洞的说教,多用具体事例和真实情感打动读者。

4. 适当引用名言或诗句

提升文章的文学性和思想深度。

结语

2015年的高考作文题,不仅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查,更是对他们思维深度和人生感悟的检验。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在考场上从容应对,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