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诗歌鉴赏】周书尉迟迥传原文及翻译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诗歌鉴赏】周书尉迟迥传原文及翻译,求路过的高手停一停,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30 22:08:19

《周书》是唐代史学家令狐德棻等人编撰的一部记载北周历史的正史,其中《尉迟迥传》是其中一篇颇具历史价值与文学色彩的篇章。本文不仅记录了尉迟迥这位北周名将的生平事迹,也通过文字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人物精神。虽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但其文辞凝练、叙事生动,具有浓厚的文学韵味,值得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进行品读。

原文节选:

> 尉迟迥,字薄居罗,代人也。少有大志,膂力过人,善骑射。太祖(宇文泰)引为帐内亲信,每有征讨,必与之俱。及高氏(高欢)构逆,迥以功迁柱国,封蜀公。后高氏败,迥遂据益州,欲图不轨。帝(宇文邕)遣使谕之,不听。乃命齐王宪讨之,战于剑阁,迥兵败被擒,死于长安。

译文:

尉迟迥,字薄居罗,是代地人。年少时便胸怀大志,体格强壮,擅长骑马射箭。宇文泰(西魏权臣,北周奠基者)将他提拔为身边的亲信,每次出征都带他同行。后来高欢(东魏权臣)起兵反叛,尉迟迥因功升任柱国,被封为蜀公。等到高欢失败后,尉迟迥占据益州,企图谋反。皇帝派遣使者劝说他,但他不听从。于是朝廷命令齐王宇文宪前去讨伐,双方在剑阁交战,尉迟迥战败被俘,最终死于长安。

诗歌鉴赏视角下的解读:

虽然《尉迟迥传》属于史书,但其语言风格极具诗性,叙述中蕴含着强烈的节奏感与情感张力,可视为一种“史笔如诗”的典范。

1. 人物塑造富有诗意

文中对尉迟迥的描写简洁而有力:“少有大志,膂力过人,善骑射。”短短数语,勾勒出一个英武少年的形象,既有气概,又具才情,宛如一首短诗,意象鲜明。

2. 情节发展如史诗般跌宕起伏

从“引为帐内亲信”到“欲图不轨”,再到“战于剑阁,兵败被擒”,整个过程如同一场英雄末路的悲剧,充满命运的无常与历史的沉重感,令人唏嘘。

3. 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帝遣使谕之,不听”一句,寥寥数语,既表现了朝廷的宽仁,也暗示了尉迟迥的固执与野心,暗含讽刺意味,语言精炼而富有哲理。

4. 结局悲壮,余韵悠长

“死于长安”四字,虽简短,却饱含历史的苍凉与人物命运的无奈,犹如一首未尽的挽歌,令人久久回味。

结语:

《周书·尉迟迥传》虽为史书,却因其文笔优美、情感真挚,具备极高的文学价值。若从诗歌鉴赏的角度来看,它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一篇具有强烈抒情色彩的历史散文。通过细细品味,我们不仅能了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能感受到古人笔下那深沉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