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是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其中,《滚绣球》一折是全剧最为精彩的部分,集中展现了主人公窦娥的悲愤与反抗精神。这一段不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而且在思想深度和艺术表现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一、原文
(窦娥唱)
【滚绣球】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延年。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二、译文
(窦娥唱)
有日月早晚照耀人间,有鬼神掌握生死大权。
天地啊!本应分辨清浊善恶,为何却让盗贼和贤人混在一起?
行善的人反而贫穷早逝,作恶的人却富贵长寿。
天地啊!你竟然怕强欺弱,原来是随波逐流!
土地啊,你不分好坏,怎么还叫土地?
苍天啊,你错判贤愚,凭什么当上天?
唉,只能伤心流泪。
三、注释
- “滚绣球”:是元杂剧中的一个曲牌名,属于“北曲”,节奏明快,情感激烈,常用于表达强烈的情绪。
- “盗跖、颜渊”:盗跖是古代有名的盗贼,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象征善恶对立。
- “糊突”:混淆、混同的意思。
- “怕硬欺软”:指天地不讲道理,只看强弱。
- “顺水推船”:比喻随波逐流,没有原则。
四、赏析
《滚绣球》是窦娥在被押赴刑场途中所唱的一段,情绪激昂、情感深沉,字字句句都充满了对命运的控诉与对社会的不满。这段唱词不仅是窦娥个人遭遇的写照,更是当时社会黑暗、官吏腐败、百姓苦难的真实反映。
关汉卿通过窦娥之口,揭露了封建社会中“善恶不分、是非颠倒”的现实问题,表达了对正义与公平的强烈渴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与关怀。
在艺术手法上,作者运用了强烈的对比与反问,如“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延年”,使情感更加浓烈;而“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则以直接质问的方式,增强了戏剧的冲突感与感染力。
整段唱词语言质朴而富有力量,情感真挚动人,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是《窦娥冤》中最令人动容的部分之一。
结语
《窦娥冤 - 滚绣球》不仅是一段优美的戏曲唱词,更是一部深刻的社会批判作品。它通过窦娥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制度下的不公与黑暗,同时也歌颂了人性中坚韧不屈的精神。无论是在文学还是思想层面,它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