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老舍先生在《想北平》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能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对文本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 让学生学会珍惜当下,感恩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对《想北平》思想内涵的理解。
- 掌握文中重要词汇及句子。
2.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北平的深厚情感。
-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去过北京?对于北京你有什么印象?
-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然后引入课文《想北平》。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 提问: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 细读课文,深入分析:
- 分组讨论:找出文中描写北平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
4. 总结提升:
- 回顾全文,总结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的思想。
-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5. 布置作业:
-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眼中的家乡》,字数不少于500字。
四、板书设计:
想北平
老舍
1. 北京风光
2. 作者情感
3. 家乡情结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想北平》的理解,还增强了对家乡的认同感。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今后应采取更多措施调动学生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