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欧阳公幼时家贫,无书以读。邻家有书,乃借而归,日以继夜,手不释卷。或因家计繁忙,未暇购纸笔,遂以荻画地为字,勤学不懈。乡人见其志坚,多资助之,遂得入书院深造。后官至参知政事,仍不忘本,常教诲子孙曰:“汝等当效吾昔日之勤勉,方能有所成就。”
翻译:
欧阳修年幼之时,家中贫困,没有书籍可供阅读。邻居家藏有书籍,他便借来带回家中,不分昼夜地研读,手中始终不曾放下书卷。有时因为家庭事务繁杂,没有空闲购置纸张和笔墨,他就用芦苇杆在地上书写文字,坚持不懈地学习。乡里的人都看到了他的坚定意志,纷纷给予帮助,因此他得以进入书院接受更深入的教育。后来,欧阳修官至参知政事,但他依然铭记初心,常常告诫自己的子孙说:“你们应当效仿我过去勤奋学习的态度,这样才能够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