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记承天寺夜游朗读

2025-05-19 23:09:03

问题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朗读,卡了好久了,麻烦给点思路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9 23:09:03

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苏轼漫步于承天寺中,心中感慨万千。他提笔写下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人生的豁达态度。

朗读这篇文字时,我们仿佛能感受到苏轼那颗宁静而深邃的心灵。他的笔触轻盈却不失力量,短短百余字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月色洒满庭院,竹柏影子摇曳生姿,宛如一幅水墨画。

让我们一起用心去感受这份来自千年前的美好吧!

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

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所以不能朗照;

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酣眠固不可少,

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

高处丛生的灌木,

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峭楞楞如鬼一般;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

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只在小路一旁,

漏着几段空隙,

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

乍看像一团烟雾;

但杨柳的丰姿,

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

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

没精打采的,

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

要数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

但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

似乎很早就有,

而六朝时为盛;

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

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

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

是不行的。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

猛一抬头,

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轻轻地推门进去,

什么声息也没有,

妻已睡熟好久了。

这篇《记承天寺夜游》,不仅描绘了美丽的夜景,更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声音的抑扬顿挫,更要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思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