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帮助幼儿认识什么是欺凌行为。
2. 学会如何在遇到欺凌时保护自己。
3. 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互助意识。
活动准备:
- 故事书《小兔子的大冒险》
- 视频短片《我们都是好朋友》
- 彩色卡纸、彩笔
- 玩具娃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10分钟)
老师讲述《小兔子的大冒险》的故事,通过故事中的角色互动,引导幼儿思考什么是欺凌行为。例如,当小兔子被其他动物嘲笑时,它感到伤心和害怕。老师提问:“为什么小兔子会感到难过?”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二、视频学习(15分钟)
播放《我们都是好朋友》的短片,短片中展示了孩子们如何友好相处以及面对欺凌时的选择。观看后,组织幼儿讨论短片中的情节,如“如果你是短片里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帮助幼儿理解友谊的重要性。
三、角色扮演(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玩具娃娃作为“受害者”。通过模拟场景,让幼儿体验如何在面对欺凌时保护自己。例如,一个孩子假装欺负另一个孩子,其他孩子则扮演“旁观者”,学习如何站出来制止欺凌行为。
四、手工制作(10分钟)
每位幼儿用彩色卡纸和彩笔制作一张“友谊卡片”,写上一句鼓励的话语送给同伴。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友谊的理解。
五、总结分享(5分钟)
请每位幼儿分享今天的收获,比如学会了什么新知识,或者明白了哪些道理。老师总结并强调:“每个人都有权利得到尊重,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也要帮助别人。”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可以继续关注幼儿的行为,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欺凌现象。同时,定期开展类似的主题活动,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孩子们不仅能认识到欺凌的危害,还能学会积极应对的方法,为构建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