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理解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太祖初即位,尝欲观史,谓左右曰:“朕欲观前代史书,以知治道。”宰相赵普谏曰:“陛下若欲观史,宜命史官为编年体,以备圣览。”太祖曰:“然。然朕恐史官之笔,或有不实之处,致误后世。”普曰:“史官之职,贵在直书,惟其直书,乃能鉴古今之得失。”太祖曰:“然则朕何惧?”普曰:“陛下虽明圣,然史官之笔,如铁如钢,天下之事,无不尽书。陛下若有所过,则史官必书之,是以人主当慎言行。”
太祖默然久之,遂不复言。自是以后,凡有诏令,必先经史官之手,史官亦不敢妄加褒贬,唯据事直书。时人皆称太祖之贤,非独因其武功,亦因其所重史官之职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初即位,尝欲观史 尝:曾经
B.朕欲观前代史书,以知治道 治道:治国的道理
C.史官之职,贵在直书 直书:如实记录
D.太祖默然久之 默然:沉默的样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太祖初即位,尝欲观史
②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B.①朕恐史官之笔,或有不实之处
②或异二者之为
C.①史官之笔,如铁如钢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①太祖默然久之
②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太祖想要读史书,是为了了解治国之道。
B.赵普认为史官应该坚持“直书”的原则,不能随意褒贬。
C.宋太祖最初并不担心史官会记录自己的过错。
D.从文中可以看出宋太祖尊重史官,并重视历史的记载。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陛下虽明圣,然史官之笔,如铁如钢,天下之事,无不尽书。”
二、参考答案:
1.B(“治道”应指治国的方法或策略,而非“治国的道理”)
2.A(“尝”都表示“曾经”)
3.C(宋太祖一开始就有顾虑,担心史官记录自己的过失)
4.陛下虽然英明圣德,但史官的笔如同铁和钢一样,天下的事情没有不被详细记录下来的。
三、拓展思考:
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史官直书”这一传统在古代政治中的意义。你认为今天的媒体是否也应该具备类似“直书”的精神?请简要说明理由。
(此部分可作为学生写作或讨论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