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生于公元772年,卒于846年,享年75岁。白居易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唐代诗坛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清新自然,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以下是《白居易传》的部分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
原文:
乐天少孤贫,好学不倦。十五岁即以诗文见称乡里,二十岁时赴长安应试,一举登第。其后仕途坎坷,屡遭贬谪,然始终不改其志,以诗文抒怀明志,寄情山水之间。
译文:
白居易年幼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从不懈怠。他在十五岁时便因诗文在当地享有盛名,二十岁时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一举考中。此后,他的仕途多有波折,多次被贬官外放,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通过诗文表达内心情感,寄托情怀于大自然之中。
白居易的作品广泛流传,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长恨歌》、《琵琶行》等长篇叙事诗。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总之,白居易不仅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更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名人。他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至今仍为人们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