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属于她南渡后的作品。当时金兵入侵中原,北宋灭亡,李清照随家逃难至江南,丈夫赵明诚病故后,生活更加困苦。这首词正是她在这种背景下所作,抒发了她深深的哀愁和孤独之情。
上阕开头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风住尘香花已尽”,风停了,尘土中还残留着花儿的芬芳,但花朵已经凋零殆尽。这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景象,更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日晚倦梳头”则进一步刻画了主人公内心的疲惫与懒散,连日常的梳妆打扮都提不起精神来。接下来两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人事变迁带来的深深伤感。物依旧在,可人却不在了,一切仿佛都停止了,想要诉说些什么,泪水却早已夺眶而出。
下阕转而描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说双溪那边春天依然美丽,我也打算去那里泛舟游玩,试图排遣心中的忧愁。然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却又担心那小小的船只承载不了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内心无法排解的深重哀愁。
整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和自身情感的抒发,深刻地反映了李清照在国破家亡、亲人离世后的悲痛心情。同时,它也展现了李清照卓越的艺术才华,尤其是她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来表达复杂的情感。